超级稻

“襄”约丰收:一幅绘在大地上的智慧图景

9月中旬,记者在襄州区伙牌镇姜沟村种植大户胡永辉的200多亩田地里看到,作物长势喜人。与传统种植单一作物不同,田地里玉米、花生、大豆错落有致地生长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孙付山介绍,今年,襄州区开展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的复合种植面积

丰收 襄州区 宜城市 流水镇 超级稻 2025-09-23 21:15  2

玮两优2268高产抗倒,抗稻飞虱抗稻瘟病,产量、抗性优势明显

水稻品种繁多,年年有新品种推出来,不仅产量、米质更好,抗虫抗病抗倒性也获得突破,如玮两优2268,导入了抗稻飞虱和抗稻温病的基因,抗倒耐高温,产量、抗性优势明显,适合种植大户轻简化规模化种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苗头型品种。

叶枯病 稻曲病 稻飞虱 超级稻 稻瘟病 2025-09-20 15:38  3

连续四年单产突破1100公斤!湖南生物机电职院隆回超级稻示范基地再创新绩

9月13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水稻团队在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超级稻基地主持的一季稻超高产百亩示范片项目迎来了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的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1150.2公斤。省、市、县农业部门以及种粮大户代表参加

湖南 机电 单产 超级稻 超级稻示范 2025-09-17 16:01  3

好评中国丨在风吹稻香的季节怀念袁隆平

2025年9月7日,秋风拂过金黄的稻田,稻穗低垂,仿佛在向一位老人无声致敬。这一天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的微博《袁爷爷,风吹稻田,我们又想念您了》,以深情的笔触唤醒了亿万国人对这位科学巨匠的集体记忆。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稻香 风吹 袁隆平 超级稻 安江农校 2025-09-09 09:12  3

“中国饭碗”里的科技活

正文: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句铿锵有力的承诺背后,是一场关乎14亿人温饱的科技革命。如今,“中国饭碗”里盛的不只是粮食,更藏着卫星遥感、基因编辑、无人农机、大数据种田的“硬核科技”。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中国正用创新重新

太空育种 科技 超级稻 寿光蔬菜 罗锡文 2025-06-21 02:53  8

稻田里的永恒丰碑——纪念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

2025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的第四年。稻穗低垂,清风拂过田间,仿佛仍能听见他赤脚踩在泥泞中的脚步声,看见他弯腰凝视稻穗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老人,用一生诠释了“禾下乘凉”的浪漫理想与“让天下人吃饱饭”的赤子情怀。他的故事,早已

院士 杂交水稻 袁隆平 超级稻 袁隆平院士 2025-05-22 17:40  16